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正文

连国美都“嫌弃”自家年化36%的贷款? 环球焦点

来源: 开甲财经

网传国美零售开启新型薪酬模式——贷款上班。

近日,某职场应用上认证为“国美零售员工”的网友爆料称,国美开启新型上班模式,贷款上班。据截图显示,国美CTO李一冰引入民生银行信用贷,年利率3.48%供员工贷款缓解生活压力。并且公司在正常发薪前,每月为员工报销3万以内的贷款利息,超出部分利息员工自行负责。

不难发现,作为曾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混的不仅没钱发工资,就连利息都舍不得多出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国美控股旗下有贷款平台“国美易卡”,但国美之所以舍近求远,或因为国美易卡“高利贷”。


(资料图)

例如,小编在国美易卡(即将升级“美易借钱”)尝试提现8000元,分12期,每月还款754.48元(本息合计695.51元+担保费58.57元)。据此计算,国美易卡借款的综合年利率为23.48%,其中担保费占总息费比例为33.30%。

根据页面披露,国美易卡贷款机构包括:国美小贷、哈银消金、新网银行、浙商银行、亿联银行、西安银行、蓝海银行、亿联银行-时X分期、金美信消金-融优贷、大兴安岭农商行-我来数科。另外,国美易卡还为小编推荐合作精选放款机构:多来点小贷-借钱呗。

值得注意的是,小编在腾讯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均为搜到金美信消金合作的融优贷,大兴安岭农商行合作的我来数科刚刚拿到网络小贷牌照(威联得小贷)。但值得注意的是,国美易卡在获取小编当前位置为湖北的同时,却默认将小编申请所在地/工作常住地设为陕西省、青海省、上海市。

小编尝试提现但最终未完成签约,回到首页发现,国美易卡贷款年利率变成7.20%-35.75%。

有网友在黑猫平台发帖反映,其2022年8月19日在国美易卡借款4500元,分9期,贷款年化利率35.75%,页面显示放款方为新网银行。另一笔2022年9月22日的借款,分6期,页面显示贷款年利率也为35.75%。根据该网友上传的截图,其在国美易卡有过多笔借款,放款方包括华通银行、华润信托、国美小贷&宁波通商银行、众邦银行。

另一网友上传截图显示,其国美易卡可提现额度6000元,页面显示贷款年利率7.20%-35.75%。

公开资料显示,国美易卡是盈美信科(原国美金融、原国美信科)旗下三款消费信贷产品之一,另外两个产品分别为国美分期(购物分期)和美融易(供应链金融)。除了消费信贷,盈美信科旗下还有国美基金(基金代销)、国美保险(保险代理)。注:国美消费信贷由“国美小贷”开展业务。

工商资料显示,2023年2月27日,国美信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盈美信科技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10月19日,国美信科股东由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开甲财经注意到,虽然国美旗下金融业务完成了“去国美化”标签,但企查查数据显示,盈美信科实际控制人还是黄光裕,受益股份82.59%,表决权100%。

盈美信科的董事长职务由周亚飞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职务由陈萍担任。

其中,周亚飞是黄光裕的铁杆心腹,曾任国美控股常务副总裁、金美信消金董事长、国美地产董事、真快乐电商董事,现任华人金控董事长、金美信消金董事、玖号置业董事长、国美旅业总经理等职务。

陈萍现任国美控股董事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执行董事。企查查数据显示,陈萍现任国美控股、国美地产、盈美信科、国美小贷、国美租赁、国美保险经纪、国美基金销售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企查查数据显示,陈萍因担任国美共享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美屋三六五(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打扮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被法院24次列入限制高消费(李萍为关联对象),这还不包括陈萍历史限制高消费38次。

2022年11月3日晚间,“国美停发员工工资”话题登上社交媒体微博热搜榜第一。

12月8日晚间,国美零售(00493.HK)公告,当天国美零售与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为黄光裕全资拥有的公司)订立贷款协议,Shinning Crown同意向公司提供1.50亿港元的贷款。据媒体报道,此款项为黄光裕之前减持股票所得,黄光裕拟免息无抵押支持上市公司的流动性资金,包括不限于解决员工部分工资问题。

2月28日晚间,国美零售公告,截至2023年2月3日,国美零售及其附属公司尚未偿还的逾期贷款总额约人民币68.9亿元,国美零售正在与贷款方就再融资或延长还款期限进行积极磋商。

2022年以来,“国美系”现金流紧缩压力逐渐显现,持续发生银行断贷、供应商欠款、欠薪等情况。黄光裕多次通过配股融资、减持套现、债转股等方式为国美提供流动性支持,但相较国美目前负债,这些举动只能解燃眉之急。

3月10日,国美零售发布“盈利警告”显示,预期2022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55%-65%之间,本集团报告期内归母亏损预期在170亿元-190亿元之间(其中包括部分经营未达预期的业务进行商誉减值,金额约为65亿元-85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44亿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