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科幻电影,3D电影视听效果俱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走出电影院,我回想起儿时在村里看露天电影的情景。
小时候,村里富裕些的人家遇到添丁进口的喜事,总会请乡里的放映队来放映电影。有一次,大喇叭里电台的播音一结束,就听到大队干部的吆喝声:“后街栓头家得了个大胖小子,今天满月,大家热闹热闹,把公社的放映队请来了!《花为媒》和《天国恩仇》,一气放映两部,大伙儿擦黑来看电影啊!”
(资料图)
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兴奋不已,匆匆吃过晚饭便来到后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放映员总是等到天色暗下来才开始放映电影。我记得乡里的放映员一位姓董,一位姓田,他们曾当过民办老师,上一任放映员离开后,乡里的文教干事便请他们两位有文化的人来当放映员。我曾听他们讲起,每次来村里放映电影,他们都要骑自行车到北城墙的电影公司拿片子,拿片子只需支付5块钱,不过要求很严格,不能碰坏了,还要注意防潮,下雨天要遮盖好。
放映队来到村里,孩子们是最兴奋的,饭没吃完就来到放映地点,在支好的幕布前跑来跑去。放映员总会一遍遍地提醒:“离机器远点啊,离幕布远点啊,当心倒了砸到你。”孩子们带来的板凳和马扎,早就放在了观影效果最佳的位置,还给家里的大人占了座。
天渐渐黑下来了,家禽家畜都进了圈,狗也不叫了。眼看大人们也都陆陆续续来了,放映员把片子拿出来,架在机器上,一束光打在幕布上。跑跑跳跳的孩子们见自己的影子打在幕布上放大了许多,便做出各种动作、用手比划不同的形状,调皮得很。
被大人招呼到座位上的孩子也一刻不得闲,一身汗在大人轻摇的蒲扇下慢慢退去了。可没过几分钟,孩子们一看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字,就又雀跃起来。那时候常放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子,诸如《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小花》《上甘岭》《战上海》《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等。若放映的是武打电影,孩子们就更不消停了。有的还专门跑到幕布后,去看反面的影像。
那时候,当街的很多柴火垛旁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玉米、高粱的秸秆就是大家手里的武器,电影里看到啥,手里的东西就是啥,可以是枪,可以是棍,可以是刀,可以是剑。你是汉奸,他是翻译官,我是八路军,谁打伤了谁,谁的队伍赢了……大家沉浸在角色扮演的快乐中。
那天,放映员先放映《花为媒》,后放映《天国恩仇》,这是有所考虑的,就怕一开始放动作片,孩子们太顽皮,造成不必要的摔伤、碰伤,甚至给办喜事的人家徒增麻烦。等一部电影放映完,孩子们的性子磨得差不多了,也有点困意了,再放《天国恩仇》,现场便会清静许多。
那时候,电影会在不同的村庄放映。不管是三五里地,还是十里八里地,一听说外村放电影,大家都会跑去观看。搭帮结伙的也好,一家几口子前往的也好,图的是新鲜、热闹。
后来,村里从事家具制造业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手里有了些钱,黑白电视机逐渐多了起来,有的人家还买了彩电。电视里的节目内容新颖,吸引力越来越大,村里再有为喜事放映电影的,来看的人就不多了。后来又有了VCD和DVD,自己买来光盘在家里播放,吹着电风扇,自然舒服多了。于是,很少再有人去村子当街看电影了。
本世纪初,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观看影像更加便捷,看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看几部看几部,还能回放。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影事业发展迅速,走进影院也已不再是奢侈的事情,一年到头,看几场新上映的电影更是寻常事。没有了市场和广泛的受众,电影放映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现在,人们想要看电影,可以去电影院,也可以在家中使用投影设备观看。近几年,一些休闲娱乐场所专门开设了颇有怀旧氛围的露天电影场地,供喜欢的人观看。只是,这些都没有了小时候当街看露天电影的兴味。
(图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放映露天电影的情景)